Search

為什麼銷售流程的最終階段,是最不適合處理異議的時刻,因為潛在顧客通常早在「流程結束」之前很久,就在思...

  • Share this:

為什麼銷售流程的最終階段,是最不適合處理異議的時刻,因為潛在顧客通常早在「流程結束」之前很久,就在思考否決採購的理由,而為了避免衝突,顧客通常會以一般社會認同的說法作為理由,如價格,但這或許不是真正讓顧客拒絕購買的障礙。為了更好地處理這些現況,銷售人員應要求潛在顧客在整個過程中逐步增加承諾。

通常,業務代表被教導要傾聽潛在顧客是否說出某些詞語,像是「這有道理」或「這個論點不錯」,或者點頭之類的肢體語言。但這些線索只代表潛在顧客理解你在說什麼。這就像是其他許多語言交談間常用的語助詞,代表的是「我聽到你說的」,而不是「我同意你」。

如果你打算定期提醒潛在顧客確認是否贊同你引用的資料或目標,然後詢問他們是否願意採取一些小動作,來表示贊同,如此你就能得到更清楚的回饋意見。

一旦潛在顧客做出這種承諾,你就可以進行下一步;如果沒有,你就該找出反對採購的理由或阻礙,加以處理。

彼此互動,讓潛在顧客很容易理解當中涉及的相對經濟效益,讓他們在搜尋與銷售流程期間,做出微小但有意義的承諾,以減輕他們的恐懼。


Tags:

About author
2011年出版《333銷售心法》,2013年出版《CRM銷售心法》,現為環球瑞智企管顧問有限公司負責人,天津南開大學企管博士。目前致力將一般業務老手不外傳的銷售心法分享給有志追求成功的銷售業務人員,讓更多人懂得如何為客戶帶來幸福,也為自己帶來財富。
銷售心法的專家,李品睿博士 百位MDRT百萬圓桌銷售高手的幕後推手兼具學理/管理/銷售經歷洞悉人性的業務高手。歡迎邀約演講授課、採訪邀稿、專案洽談,來信請寄:[email protected]
View all posts